植物科学学报杂志

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(学报级),1983年创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主编由植物学家黄宏文研究员担任;编委会由国内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专家、学者共47人(其中5位院士)组成。本刊以促进学术交流,推动学科发展,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,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创新性、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,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、新方法等。栏目设置有:研究论文、技术与方法、综合评述、研究简报、学术讨论、重要书刊评介、学术动态等。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、大专院校师生,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。    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中国中文核心期刊,已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(CA)、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(AJ)、美国《生物学文摘》(BA)、日本《科学技术文献速报》(JST)、英国《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》文摘(CABI)、美国《剑桥科学文摘:自然科学》(CSA:NS)、波兰《哥白尼索引》(IC)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核心库、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(CSTPCD)、中国知识资源总库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》、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(CAJCED)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(SWIC)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、《中国生物学文摘》、《中国农业文摘》、《中国林业文摘》、《中国药学文摘》等20余种数据库或检索期刊收录。现已与美、英、日、瑞士等国家的十多个单位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。本刊曾四次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,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、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。    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为双月刊,大16开本,全铜版纸印刷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0-470X,国内统一刊号:CN 42-1149 / Q。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,发行代号:BM872;国内邮发代号:38-103,定价15.00元,全年90.00元。    编辑部地址: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内    邮政编码:430074    电话:027-87510755             

论文写作终极指南:超详细流程与技巧全揭秘,速来收藏!

时间:2024-06-25 09:56:53

学术论文,这一科研成果的载体与表达工具,不仅服务于科学研究,更旨在深入阐述研究成果或最新进展,详细记录那些尚未公诸于世的新成果、新技术、新方法和新产品。它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撰写学术论文,作为评估本科生、研究生才华与素质的重要一环,涵盖了学年论文、毕业论文、学位论文以及科技论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。


学术论文的写作之旅,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关键环节:精心拟定提纲、初稿的艰辛创作、深入实施论证、细致修改论文以及最终的论文定稿。尽管不同研究路径下的学术论文在写作形式和格式上可能存在差异,但它们所遵循的基本写作规律或流程却是相通的。


材料准备:筑牢基石


学术论文,是作者对学术成果的深刻总结与认识上的飞跃。因此,在正式动笔之前,充分的材料准备与思维预热显得尤为重要。在选题确定之初,便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,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,明确已有研究与成果,以便准确把握现阶段的研究深度、尚未触及的问题领域。利用图书馆等丰富资源,精心制作文献目录卡片,详细记录每一条珍贵信息。


拟定提纲:构建蓝图


提纲,作为论文的雏形与简化版,有助于作者从全局视角出发,搭建起论文的基本骨架,形成一个中心突出、层次分明、结构严谨的论文框架体系。编写提纲,需在对研究材料深入分析、认真构思的基础上进行,要求项目全面,能初步勾勒出文章的轮廓。提纲的详略程度,可根据论文内容、篇幅以及个人习惯灵活选择,但总体上宜详不宜简。提纲的编写方式多样,纵贯式、并列式、递进式等各具特色,而标题式提纲与提要式提纲则是两种最为常见的形式。


论文初稿:精雕细琢


初稿的写作,无疑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为艰苦的阶段。它既是对论文内容的精心雕琢,也是作者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。初稿的目标,是毫无保留地表达所有想要阐述的内容,对实验数据与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、归类,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前期研究工作的不足或错误。初稿的写作方法多样,包括严格的顺序法、分段写作法、重点写作法等,但并非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所有作者,需结合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进行实践。在初稿写作时,需特别注意内容的充实性、行文的规范性以及观点、语法、文字的严谨性。


实施论证:强化说服力


论证,是用确凿的论据来证明论点或反驳谬论的推理形式与思维过程,是撰写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论证的过程需有力而严谨,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。


修改论文:追求完美


修改,是对论文初稿所写内容不断加深认识,对表达形式不断优化和选择的过程。修改的目的,在于使文章能够更准确、更鲜明地表述研究成果,这包括修改观点、材料、结构、语言等多个方面。在修改时,应注重语言的锤炼与书写格式的合理性,同时严格检查图表数据的可靠性与规范性。修改的方法因人而异,但一些普遍有效的修改方法包括从整体着眼、逐步推敲、虚心求教、暂时搁置等。


论文定稿:终章显华彩


学术论文的初稿,必须经过反复修改与打磨才能最终定稿。定稿,是学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,它要求观点正确且富有新意,论据充分且可靠,论述层次清晰且逻辑性强,语言准确且生动。在定稿前,可能需要对论文进行适度的压缩或必要的补充与扩展。定稿的学术论文,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清稿、打印,并复制电子文件以备留存。学术论文应展现出独到的见解或发现,有精确的论据支撑理论分析。论文的长短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,量体裁衣为佳。在修改与定稿的过程中,需服从于论述问题的客观需要,采取必要的拖长或压短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