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期刊简介
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(学报级),1983年创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主编由植物学家黄宏文研究员担任;编委会由国内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专家、学者共47人(其中5位院士)组成。本刊以促进学术交流,推动学科发展,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,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创新性、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,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、新方法等。栏目设置有:研究论文、技术与方法、综合评述、研究简报、学术讨论、重要书刊评介、学术动态等。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、大专院校师生,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。 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中国中文核心期刊,已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(CA)、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(AJ)、美国《生物学文摘》(BA)、日本《科学技术文献速报》(JST)、英国《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》文摘(CABI)、美国《剑桥科学文摘:自然科学》(CSA:NS)、波兰《哥白尼索引》(IC)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核心库、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(CSTPCD)、中国知识资源总库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》、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(CAJCED)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(SWIC)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、《中国生物学文摘》、《中国农业文摘》、《中国林业文摘》、《中国药学文摘》等20余种数据库或检索期刊收录。现已与美、英、日、瑞士等国家的十多个单位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。本刊曾四次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,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、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。 《武汉植物学研究》为双月刊,大16开本,全铜版纸印刷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0-470X,国内统一刊号:CN 42-1149 / Q。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,发行代号:BM872;国内邮发代号:38-103,定价15.00元,全年90.00元。 编辑部地址: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内 邮政编码:430074 电话:027-87510755
一个临床医生综述论文撰写与投稿的酸甜苦辣全过程
时间:2024-02-22 14:18:16
身为一名临床医生,我深知评职称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。而发表医学类的综述论文,则是评职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下面,我将详细叙述从选题到投稿成功这一综述论文撰写与投稿的全过程,与大家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。
选题之酸
选题是综述论文的第一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我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文献、了解研究前沿,希望找到一个既有研究价值又能体现我个人兴趣的选题。这个过程是酸涩的,因为每次深入一个领域,我都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有所欠缺,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补充。最终,经过反复权衡和比较,我确定了一个关于某疾病治疗进展的综述选题。
写作之苦
写作过程中,我深感综述论文的撰写并非易事。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,我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,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。这个过程是艰苦的,因为既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,又要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条理性。我时常感到焦虑和压力,担心自己的写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水平。但是,我并没有放弃,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。
投稿之辣
完成初稿后,我开始了投稿的旅程。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医学期刊作为目标,按照其投稿要求进行了仔细的格式调整和内容修改。投稿的过程是紧张的,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论文能否通过期刊的严格审核。等待审稿结果的日子里,我时常感到焦虑和不安,仿佛经历了一场辣椒般的刺激和挑战。
修改之甜
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,我收到了期刊的审稿意见。虽然论文被接受,但审稿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建议。我认真地阅读了每一条建议,并对照原文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和完善。这个过程是甜蜜的,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论文在不断改进和提升中。每一次修改都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,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术挑战。
投稿成功之喜
最终,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,我的综述论文终于被期刊正式接受并发表。当我收到那封接受通知的邮件时,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激动。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,我的学术成果得以展示给更多的人。这一刻,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化为了甜蜜的果实,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。
回顾整个综述论文撰写与投稿的过程,我深感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宝贵的经历和财富。它们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术研究的艰辛与不易,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成功与收获。我相信,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,我会带着这些经历和财富,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。